找到相关内容149篇,用时4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持敬与止观??由程明道一系的静坐工夫与智者大师的止观法门之比较看宋儒与佛家静坐工夫的根本分别

    情顺万事而无情”,此即以天理的活动(先天的道德情感),而无出自私欲的情感。故此明道认为道家的工夫只有助于养生,却无助于儒家的圣学,甚至有害。   明道教人静坐,旨在教人有所觉、有所见,而不是达至一如...窥见两家静坐工夫的特点及主要异同。   当代学者少有以宋儒的静坐工夫之具体内容其研究的关注点。其实,就是宋代理学家们本身亦是语焉不详,其对静坐的讨论,就只有片言只语,散见于他们的语录及文集中,要给他们...

    温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1661085.html
  • 心念与命运摘录

    原因。  他父亲答道:「我想:一旦将他们那一栋房子拆掉,重新建筑时,他们夫妇看了,一定多麽难以!」   张邦奇深表同情地说:「爸爸!您放心!我把房子还给叔叔他们就是了!」  父亲说:「我想你叔叔...老兄!你什麽哭泣呢?」  农夫回答:「我向政府借青苗的钱,无法偿还!」  朱轼拿出全部束修,他偿还所欠的银子,农夫因此被释放了。   当时,刘彻正向神明祷告自己的前程。他梦到神明告诉他:「你有微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4262571.html
  • 《大乘大义章》浅析

    贪爱。如说“化以情感,神以化传。化之母,神之根。”而菩萨既然已无烦恼残气,那么法身是依何理而得生呢?   罗什列举了以下四种理由:   (1)、菩萨虽无烦恼,但有余...什师欲返本国时,觉得“若此传不虚,众恨可言。”而且“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于是“略问数十条事”,请什公释疑。后人据此集上中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0963821.html
  • 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

    所以能够涵摄佛教诸法,除了禅定是修道的中心,以四禅次第根本之外,主要是因为禅定能统摄诸根,诚如木村泰贤所说的:  佛陀虽说种种道晶,然于修道上常其中心者,是禅的  三昧o·…:无论的修养,意志...日本的大乘行者未尝从事于原始佛教的研究。在流行大乘佛教的中国,向来将“阿含经”视为“小乘佛教一的经典而判定价值极低,甚至有贬抑鄙层研究的态度。然而,“小乘佛教”的名词系一历史的误导,同时,现代的学者...

    黄连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3564116.html
  •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2)

    儒家《中庸》思想建立起来的。  在李翱看来,“人之所以圣人者,性也”。但“性”并非圣人所独有,而是一切众生悉皆有之。圣人与凡夫的区别仅在于“圣人得天命之性,而不所惑”,凡夫则溺于,“而不能知其本”,因而须复其天命之本性,这便是《复性书》之由来。如何才能不所惑,复其天命之性呢?李翱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弗思弗虑”, “动静皆离”。只要“弗思弗虑”,则情不生,不生则无以惑其性; “动静皆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564427.html
  • 禅宗与文人画(1)

    是有尽的,因而常常带来可悲的结局。他主张“游于物之外”,而不能“游于物之内”。因为“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游于物之内”,就会把物看得过重,俗所役,求乐反生悲,求福...,非闾阎之所能也。”所以,文入画以“士气”标举,以“逸品”宗旨,多取材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意韵,重视画中意境的构造等等,实际上这也是狭义文人画的内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764954.html
  • 赵孟頫与中峰明本的佛学因缘

    1303),“时吴兴赵公孟頫提举江浙儒学叩师心要,师说《防复性》之旨。”关于人性论的讨论,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唐代哲学家李翱曾提出过“去复性”的人性论思想,他认为“情由性而生”,“人之性皆善”,...情由性而生”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强调“性起,情生业,业感物”,但与李翱着眼于凡人去情成圣思想不同,明本则将“防”、“复性”比之儒学和佛教:“世间之学,防之谓也;出世之学,复性之谓也。防,...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2065795.html
  • 现代意境理论的禅趣

    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与言的联想的氛围之间;意还表现的空灵,人的虚化,情感的淡化。不到达这种程度,就进入不了诗的境界。而在这种境界中,美学性质是以无言、无声、无欲特点的,这正是中国庄玄禅哲学根本理念的...和现代的方法,这样重新定义意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一层比一层更深的  ,同时也渗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具象景,因而  涌现了一个...

    黎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3368530.html
  • 佛光菜根谭之生活

    to carry on is not to fear life or death. 在物质上能淡泊,则不形役 在心性上能淡泊,则不困 在名利上能淡泊,则不世迁 在情感上能淡泊,则不境转 ...供给无乏,帮助成家立业 三等父母:溺爱宠信,任其游荡非 劣等父母:不教不养,经常凌虐施暴 The first-rte parents love their children and train ...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1468877.html
  • 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

    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明暗,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论,则知化以情感,神以化传;化之母,神之根。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彻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请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数”、“物”、“化”等一系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尤其是在“神”—“”—“物”的关系上,十分精审,对刘勰的影响甚大[33]。他对“薪火之喻”的分析,“把薪,也就是把人的形体,尽量贬斥具体的...

    普 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2069968.html